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网摘 > 正文

专家:中国粮食供应有保障 价格上涨难持续

2020-11-08 21:31

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针对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粮价的上涨所引发的民众对于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刘冬竹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中国粮食供应有保障,价格上涨难持续。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恐慌心态导致国际粮价上涨,加之社会流动性资金充裕,国内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2020年10月,国内主产区籼稻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0%左右,粳稻上涨6%左右,小麦上涨5%左右。原粮成本上升,米面等成品粮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10月份国内主产区籼米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左右,粳米上涨1%左右,面粉基本持平。

同期,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7%,美国小麦出口价格上涨14%,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10月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5%。

刘冬竹认为,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夏粮实现增产,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军需民食。

刘冬竹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满足全国一年以上消费需求,预计小麦和稻谷价格将保持在合理区间波动。11月份后,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的增加,临储玉米持续出库,以及进口玉米及替代品陆续到港,玉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玉米后期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刘冬竹分析说,10月以来,国内新玉米上市价格高开高走,同比上涨30%左右。但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是主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玉米消费的结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正常合理的。后期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一是9月份东北发生的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台风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景,后期玉米上市量将集中增加。

二是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迫使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近期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好转,正是由于饲料企业采购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三是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

四是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9月我国进口玉米和高粱、大麦等替代品已达1773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企业已采购2020年度美国新季玉米超过1000万吨。2020年度高粱进口有望达到600万吨,同比增加230万吨。

刘冬竹建议,农民朋友卖粮时,尽量做到均衡有序售粮。既不能盲目捂粮惜售,也不能扎堆售粮,避免集中售粮价格下跌,未出售的粮食要离地通风,上楼子、上栈子,避免霉变坏粮、造成损失。

——稻价进入高位继续上行阻力大

刘冬竹介绍说,目前中晚稻集中上市,市场购销活跃,市场化收购占主导,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其中,黑龙江粳稻上市价格在1.3~1.32元/斤,同比基本持平,从上市初期看,收购和价格平稳运行。11月初粳米全国平均出厂价2.09元/斤,比上年同期高3分钱。南方中晚籼稻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开秤价集中在1.28~1.31元/斤,同比高开7分到1毛钱;11月初,中晚籼稻收购价在1.4~1.45元/斤,比上年同期高1毛4到2毛钱。中晚籼米全国平均出厂价2.13元/斤,比上年同期高9分钱。

刘冬竹认为,稻谷高开高走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灾情、舆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引发上涨预期积累发酵,持粮主体捂粮惜售心态较重。二是储备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采购新粮积极,计划收购量大,提价收购意愿强烈。

刘冬竹强调,从后期看,随着稻价进入高位,继续上行的阻力大。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供需基本面不支持稻价持续上涨,市场风险正逐步累积。近年来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在供需宽松的基本面下,目前稻价已超过国家拍卖稻谷出库价,由于稻谷库存充裕,供给压力后置,市场风险不断积聚。

二是在稻强米弱背景下,收购主体提价收购意愿普遍降低,稻价上行阻力加大。

三是11月6日国家重启2018-2019年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竞价销售,政策性稻谷投放后,将会改变持粮主体惜售心理。

刘冬竹表示,总体看,今年稻谷丰收已成定局,目前稻价处于合理区间,其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减少稻谷库存压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小麦供应有保障 后期价格将保持平稳走势

刘冬竹介绍说,今年小麦上市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多元主体看涨后市,出于备灾考虑,农户自留粮增加,售粮积极性不高,贸易商囤粮意愿较强,市场流通粮源偏紧,再受玉米价格上涨带动,小麦价格明显高于上年。

据监测,11月初华北地区普通小麦平均进厂价1.25元/斤,比开秤价涨了1毛钱,比上年同期高5分钱,小麦粉全国平均出厂价1.58元/斤,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属正常波动区间。

刘冬竹强调,目前我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满足一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目前小麦每周投放量已增至400万吨,市场供给充裕,后期小麦价格将保持平稳走势。

另外,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释放出国家重农抓粮信号,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预计下年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为来年继续丰收奠定了基础。

——国产大豆大量上市后价格将有所回落

针对大豆市场,刘冬竹分析说,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加上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5年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47亿亩,同比增加700万亩。尽管今年东北地区遭遇三次台风,但对大豆产量影响不大。2019年全国大豆产量1810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大豆产量1910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与2015年相比,已累计增加600多万吨,增幅超过50%。

刘冬竹指出,今年国产新大豆价格高开高走,黑龙江大豆开秤价格2.0~2.1元/斤,同比上涨了3毛到3毛5分。11月初,黑龙江油用大豆价格涨至2.2~2.25元/斤,食用大豆价格2.4~2.45元/斤。预计后期国产大豆大量上市后,价格将有所回落。国产大豆主要直接食用、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少量用于生产豆油。今年我国大豆再获丰收,国内食用大豆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延伸阅读

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破1500公斤

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灾情的多重冲击下,这样的测产结果来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看到一大片稻子长得这么整齐、这么诱人,大家都在称赞,也为袁隆平团队的创新成果感到骄傲。”

2日上午,位于清竹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试验示范基地,绵绵阴雨没有挡住人们收获的热情。3个地块同时开始机械收割,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院士、专家在现场参与了测产。

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晚稻品种“叁优一号”亩产为911.7公斤。在此之前,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亩产为619.06公斤。这意味着双季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90岁的袁隆平院士与测产现场进行了5G视频连线。袁隆平说:“3000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袁隆平看作是突破亩产“天花板”的关键。专家认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基因强大”,具有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说,今年南方水稻产区遭遇极端低温寡照天气,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表现相对稳定,经受住了考验。

1530.76公斤,除了纪录还有哪些重要意义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应对极端天气 它表现优异

去年10月,在同样的地块,这次测产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叁优一号”取得了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当时,这位“尖子生”是以单季晚稻的身份“应考”,而今天它首次作为双季晚稻的亩产成绩尽管“只有”911.7公斤,却更显难得。

首先,“叁优一号”作为双季晚稻的生长期比单季晚稻少了一周。“这就像一个学生在考前减少了复习时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介绍,双季晚稻的实际亩产要想突破700公斤是很难的,目前普通农民种植一般品种每亩能够产出550公斤已是顶尖水平。

其次,今年南方普遍遭遇的极端低温寡照天气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秋生介绍,他们对比气象数据发现,在水稻生长最关键的时期,去年测产地块的有效光照是187.8小时,而今年只有43.85小时。累积温度方面,今年9月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超过60摄氏度。

“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相比前两代普遍具备的优势,这也是这次测产在极端天气的不利条件下,还能够突破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关键原因。”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说。

让农民轻松种田 它令人放心

把专家在试验田种出来的产量最大程度地搬到农民的生产田,是袁隆平团队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普通农民能不能轻松驾驭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出来的产量会不会大打折扣?

清竹村农户陈太佳是试验田的具体负责人,他最有发言权。陈太佳告诉记者,尽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给了他一份技术方案,但施肥打药、田间管理都是他自己组织人员实施。“试验田的用肥量比我们平时种田多不了太多,而且肥料都是我去镇上的农资店买的。”陈太佳介绍,说起种田的水平,自己在全村顶多算中等偏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说,从播种到收获,他们只去过试验田2次,这和过去有专门团队长期驻地指导完全不同。

保障粮食安全 它值得期待

普通老百姓或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一季亩产量早就突破了1000公斤,把它们种两季不就超过2000公斤了吗?为何还要攻关双季亩产1500公斤?

“首先,目前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品种,都是一季稻,也叫中稻。从我国水稻产区的普遍实际和栽培模式来说,同一块耕地,种了一季稻就无法再种双季稻。”李新奇介绍,分开比,中稻产量一般都比早稻和晚稻高,但合在一起比,中稻产量又高不过早稻加晚稻之和。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陷入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今年高度重视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过去我们常说‘吨粮田’,指的是双季亩产达到1吨,这个早就在农民的生产田里实现了,但1.5吨还从未实现过,因此这次测产结果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李新奇说。张玉烛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从去年才进入大田试验,目前暂时没有选育出适合早稻种植的品种。我们会一步步按照袁隆平院士设计的思路来推进研究,很快就能选育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早稻品种。”

(原标题:专家:中国粮食供应有保障 价格上涨难持续)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新华社

流程编辑:u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