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网摘 > 正文

回顾 | 翟立新代表:北京高质量发展需突破“四大瓶颈”

2021-01-20 16:26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赵语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高质量发展作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被众多代表关注。市人大代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1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科技和人才优势,同时需要突破成本、制度、融资、市场“四大瓶颈”。

翟立新说,科技和人才支撑是北京的最大优势,北京要驱动这一优势转化为创新实践,以高水平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例,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万家,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1万件,上市公司362家,独角兽企业80多家。2019年前11个月,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总额3828亿元,实缴税费2330.2亿元,人均产出216.2万元/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

在翟立新看来,首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突破成本、制度、融资和市场“四大瓶颈”。

近年来,北京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用地、房租、交通、教育等生产生活成本较高,优质公共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成本高有利于市场筛选优质项目,但成本过高可能对科技创业产生“挤出效应”。要想突破成本瓶颈,应大力释放公共服务供给潜力,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强生活配套,推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尤其要推动中关村一区多园统筹发展,加快提升分园专业服务和生活配套,只有郊区各分园高质量起飞,才有科技创新中心的高质量腾飞。

在制度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存在信息不对称、转化率不高、产业链不完整、承接能力弱等问题。北京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层出不穷,但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亟需加强。翟立新希望结合去年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管理、高校院所评价导向、企业员工股权激励、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等制度创新,并希望中关村示范区能成为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针对融资问题,翟立新建议应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联动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新的科技信贷产品,推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差异化监管。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上市服务机制,推动新三板深化改革。

同时,翟立新建议从信息、政策、场景等多方面入手,加快建立供需信息平台,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开辟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支持首台(套)在重大项目示范应用,形成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良好环境,以突破市场瓶颈。